七水硫酸镁

七水硫酸镁,又名硫苦、苦盐、泻利盐、泻盐, 化学式为MgSO4·7H2O),为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斜柱状结晶体,无臭,凉并微苦。受热分解,逐渐脱去结晶水变为无水硫酸镁。主要用于肥料、制革、印染、催化剂、造纸、塑料、瓷器、颜料、火柴、炸药和防火材料的制造,可用于印染细薄的棉布、丝,作为棉丝的加重剂和木棉制品的填料,医药上用作泻盐。
中文名:七水硫酸镁 化学式:MgSO4·7H2O
外文名:magnesium sulfate heptahydrate
别 名:硫苦;苦盐;泻利盐;泻盐
分子量:246.47CAS 水溶性:易溶
登录号:10034-99-8 EINECS登录号:231-298-2
熔 点:1124 ℃ 密 度:2.66 g/cm³
外 观: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斜柱状结晶体
安全性描述:S24/25 危险性符号:R36/37/38
危险性描述:Xi
物理性质
外观与性状:属斜方晶系,为四角粒状或菱形晶体,无色、透明,集合体为白色、玫瑰色或绿色玻璃光泽。形状有纤维状、针状、粒状或粉末。无臭、味苦。
溶解性:易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和甘油。
化学性质
稳定性:在48.1℃以下的潮湿空气中稳定,在温热干燥空气中易风化,高于48.1℃时,失去1个结晶水,成为六水硫酸镁,在67.5℃时,溶于自身结晶水,同时析出一水硫酸镁,在70~80℃时,失去4个结晶水,100℃时失去5个结晶水,在150℃时失去6个结晶水,在200℃时失去全部结晶水,成为粉状无水硫酸镁,脱水物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以能重新吸收水分。在硫酸镁饱和溶液中,可以结晶出分别带有1、2、3、4、5、6、12个水的水合结晶物,在-3.9~1.8℃饱和水溶液中,析出十二水硫酸镁,在-1.8~48.18℃饱和水溶液中,析出七水硫酸镁,在48.1~67.5℃饱和水溶液中,析出六水硫酸镁,高于67.5℃时析出一水硫酸镁,六水硫酸镁在87~92℃间发生异元熔化,并生成五水或四水硫酸镁,四水硫酸镁在106℃下转化成三水硫酸镁,三水硫酸镁在122~124℃下转化二水硫酸镁,二水硫酸镁在161~169℃下转化成稳定的一水硫酸镁。
毒性:有毒
pH值:7,中性
危险性概述
健康危害: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。基本无毒。
环境危害: 对环境有危害,对大气可造成污染。
燃爆危险: 本品不燃,具刺激性。
其它: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,应特别注意对大气的污染。
风险术语
安全术语:S24/25
危险标识:R36/37/38
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 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。
眼睛接触: 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
吸入: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就医。
食入: 饮足量温水,催吐,就医。
应急处理
隔离泄漏污染区,限制出入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(全面罩),穿防毒服。避免扬尘,小心扫起,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。若大量泄漏,用塑料布、帆布覆盖。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如果泄漏,则在中和后,用安全掩埋法处置。



食品
作食品强化剂。我国规定可用于乳制品,使用量为3~7g/kg;在饮液及乳饮料中使用量为1.4~2.8g/kg;在矿物质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.05g/kg。
工业
多与钙盐合用于酒母用水,按4.4g/100l 水添加可提高硬度1度,多用则产生苦味,并产生硫化氢臭味。
用作制革、炸药、造纸、瓷器、肥料,以及医疗上口服泻药等,矿物质水添加剂。
农业
硫酸镁在农业中被用于一种肥料,因为镁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。通常被用于盆栽植物或缺镁的农作物,例如西红柿,马铃薯,玫瑰等。硫酸镁比起其他肥料的优点是溶解度较高。硫酸镁也被用作浴盐。